尖晶石对不烧MgO-MA-C及Al2O3-MA-C质耐火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07-24
- 浏览量:1192
郭红丽 孙庚辰 石千 杜军卫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洛阳 471039
摘 要 以电熔镁砂、电熔白刚玉和烧结尖晶石等为原料,研究了尖晶石的加入量(0,5%,10%,15%,20%,30%)和加入形式(≤0.044 mm的细粉或<2mm的颗粒)对不烧MgO–MA–C及Al2O3–MA–C质耐火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O(Al2O3)–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开始随着尖晶石细粉的加入逐渐变强,尖晶石细粉的加入量为5%~10%时抗氧化性最好,当尖晶石细粉的加入量再继续增加时,抗氧化性变差;固定尖晶石加入量为10%,尖晶石以细粉形式加入时,试样的抗氧化性最好,逐渐加大尖晶石的粒度,试样的抗氧化性变差;MgO–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比Al2O3–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好。
关键词 尖晶石,不烧MgO(Al2O3) –MA–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
随着炉外精炼的发展,特别是钙处理钢和高氧钢的浇铸,使目前使用的铝炭和铝锆炭质滑板经受着严重的损毁。例如,在浇铸高氧钢时,Al2O3–C质滑板的损毁比浇铸普通钢时大得多,滑动面拉毛显著。其原因之一在于滑动面上的碳受钢水中[O]的氧化加重了滑动面组织结构的破坏,材料的强度和抗侵蚀性降低;另一个原因是钢液中生成的FeO、MnO会通过碳氧化后形成的孔隙渗入到基质中,进一步促使结合碳被氧化并与滑板材质中的SiO2、Al2O3作用生成低熔点化合物而加剧组织结构的破坏[1]。因此,在浇铸高氧钢和钙处理钢时,必须提高滑板的抗氧化性。MgO和尖晶石的抗氧化铁、氧化锰和氧化钙的侵蚀性好,故选MgO–MA–C及Al2O3–MA–C质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尖晶石的加入量和粒度对不烧MgO–MA–C质及Al2O3–MA–C质耐火材料抗氧化陛的影响。
1 试验
1.1主要原料
采用的主要原料有电熔镁砂、电熔白刚玉和烧结尖晶石。主要原料的化学组成和体积密度如表1所示。其中大结晶电熔镁砂的晶粒尺寸>300μm,电熔白刚玉的显气孔率≤3%。
1.2试样制备试
样分三个系列,第Ⅰ系列和第Ⅱ系列均为MgO—MA—C质。其中第Ⅰ系列是在保持基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基质中富镁尖晶石细粉的含量(0~30%),组成见表2;第Ⅱ系列是在确定富镁尖晶石的加入量为10%后,逐渐增大尖晶石的粒度,组成见表3;第Ⅲ系列是Al2O3—MA—C质耐火材料在保持基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富铝尖晶石细粉的含量(0~20%)而形成A0~A3试样,并在确定富铝尖晶石的加入量为10%后,逐渐增大尖晶石的粒度而形成A2和A4~A6试样,组成见表4。
先将细粉、石墨和添加剂充分预混。混练在湿碾机中进行。混练时的加料顺序为:粗、中颗粒→结合剂→预混后细粉。采用油压机成型,在15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Φ50mm×50mm的圆柱体。将成型后的坯体放人烘箱内,180℃热处理24h。
1.3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将Φ50mm×50mm的圆柱试样放于电炉内升温至1400℃保温3h,在炉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然后在圆柱试样的中部将试样横切,测量试样横切面上的脱碳层厚度。
2结果与讨论
2.1试验结果
图1是Ⅰ系列MgO—MA—C试样的脱碳层厚度随尖晶石加入量(0~30%)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到:Ⅰ系列试样的脱碳层厚度随尖晶石加入量的变化而变化。尖晶石加入量为5%的Ml试样脱碳层厚度较不加尖晶石的试样M0减少了约2mm,尖晶石加入量为10%的M2试样的脱碳层厚度与M1的相比,变化不大,当尖晶石加入量为15%(M3)时,脱碳层厚度大幅度上升,继续增加尖晶石的加入量,脱碳层厚度继续增加。
图2是Ⅱ系列MgO—MA—C试样脱碳层厚度随尖晶石粒度大小而变化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确定尖晶石的加入量为10%时,随着尖晶石粒度的逐渐加大,脱碳层厚度逐渐增大,抗氧化性越来越差。
图3是Ⅲ系列Al2O3—MA—C试样脱碳层厚度随尖晶石加入量(A0~A3)及粒度(A2,A4~A6)的变化。从图3可以看到,尖晶石加入量为5%的试样A1的脱碳层厚度比不加尖晶石的试样A0的小3mm,加入10%的试样A2与Al的相差不大,加入20%尖晶石的A3试样的脱碳层厚度大幅度上升。当逐渐增大尖晶石的粒度时,试样脱碳层的厚度逐渐增加。
图4是Ⅰ系列MgO—MA—C试样和Ⅲ系列Al2O3—MA—C试样在加入相同量的尖晶石后,脱碳层厚度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添加相同量的尖晶石时,Ⅰ系列试样的脱碳层厚度均比Ⅲ系列试样的脱碳层厚度小,说明在加入相同量的尖晶石时,MgO—MA—C质试样的抗氧化性比Al2O3—MA—C质试样的强。
2.2分析和讨论
在MgO—MA—C质和Al2O3—MA—C质耐火材料中,Al粉发生了以下的反应:
4Al(1)+6CO(g)=Al4C3(s)+3CO2(g) (1)
Al4C3(s)+6CO(g)=2Al2O3(s)+9C(s) (2)
Al粉发生上述两个反应时,伴随着2.4倍的体积膨胀[2]。在MgO—MA—C质耐火材料中,上述反应生成的Al2O3又可与MgO反应生成尖晶石,反应如下:
Al2O3(s)+MgO(s) →MgO·Al2O3(s) (3)
此反应本身伴随着6.9%的体积膨胀[3]。正是由于上述反应带来的体积膨胀,促使试样的结构更加致密,减小了气体的扩散系数,降低了氧化速度,从而抑制了氧化。
MgO—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随尖晶石的加人量及颗粒尺寸的变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在材料内部发生上述反应(1)~(3),最终生成MA。如果在此体系中加入适量的尖晶石细粉,尖晶石细粉在基质相中起到“晶种”作用,可促使新生尖晶石的生成,使试样产生体积膨胀,阻止气体扩散,提高试样的抗氧化性。因而加入5%尖晶石的M1试样和加入10%尖晶石的M2试样的抗氧化性比不加尖晶石的MO试样相对要高。但如果继续增加基质中的尖晶石细粉含量,基质中镁砂细粉的含量将减少,最终导致与Al2O3生成的MA的量将降低,堵塞气孔的作用降低,因而脱碳层厚度增加,抗氧化性变差。因此,MgO—MA—C系试样表现出加入5%~10%的尖晶石细粉的试样脱碳层厚度最小,抗氧化性最好。当确定尖晶石含量为10%,改变尖晶石的加入形式时,以颗粒形式加入的尖晶石不能起到“晶种”的作用,导致新生尖晶石的量少,因此,就表现为以尖晶石细粉加入的M2试样抗氧化性最强,不断增大尖晶石的粒径形成M6、M7、M8配方后,试样的脱碳层厚度依次增加,抗氧化性依次减弱。
在本试验中,还可观察到MgO—MA—C系试样的抗氧化性比Al2O3—MA—C系试样的强。其原因可能是在MgO—MA—C质耐火材料中,Al粉在转变成Al2O3继而又与MgO反应生成尖晶石的过程中,发生了两次体积膨胀,使试样更加致密;而在Al2O3—MA—C质耐火材料中,Al粉在转变成Al2O3的过程中仅发生了一次体积膨胀,因此,较MgO—MA—C系耐火材料来说,其致密化程度较小,阻碍气体扩散的能力较小,抗氧化性较差,在试验中就表现为Ⅲ系列试样的脱碳层厚度比I系列试样的脱碳层厚度大。
3 结论
(1)MgO(Al2O3) —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开始随着尖晶石的加入逐渐变强,尖晶石的加入量为5%~10%时抗氧化性最好,当尖晶石的加人量再继续增加时,抗氧化性变差。尖晶石以细粉形式加入时,试样的抗氧化性最好,逐渐加大尖晶石的粒度,试样的抗氧化性变差。
(2)MgO—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比Al2O3—MA—C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强。
【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