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区成矿理论和探矿技术获重大突破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5-07-31
- 浏览量:678
西部矿区成矿理论和探矿技术获重大突破。西部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基地,也是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主战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联手11家单位、历时近十年,在青藏高原及邻区、东天山、秦祁昆、西南三江等地开展的《重要矿产成矿系列综合信息预测方法》研究,创立了一套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预测理论和方法体系,研发和完善了三套具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在示范区(带)取得地质找矿重大突破。该项目成果在2014年度地质调查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包括了新疆、西藏、青海、宁夏、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内蒙古等11个省区,土地面积大约占了全国的70%,人口约3亿,仅占全国人口的23%。西部地区地处高寒山区、戈壁荒漠,人烟稀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矿产资源总体勘查开发利用程度低,存在规模小、经营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如,西北地区主要矿产的采选回收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20个百分点。资源勘探开发程度还存在不平衡现象,如靠近中部地区的云南、广西、四川、陕西等省区的资源开发和勘查程度就较高,而位于更西部的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则比较低。加快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加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我国西部地区地跨多个构造成矿域,地体拼贴、洋陆转换、壳幔交换等地质作用复杂,成矿地质条件独特,资源潜力巨大;但主要成矿区带地质工作程度偏低,需要将我国自己创建的成矿系列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的、高效的预测理论和技术方法,促进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此,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分别设立《中国西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及示范研究》和《西部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长期、联合资助开展西部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预测和勘查评价技术及示范研究。《重要矿产成矿系列综合信息预测方法》成果是这两个课题的共同研究成果。
围绕我国西部地质研究程度极低地区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难点,项目组130余人历经十余年的科技攻关,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一是创立了一套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西部地区矿产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二是升级和研发了三套功能强大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软件系统,填补了矿产预测自动化领域的空白,显著提升了我国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三是提出了西部地区4个重要成矿区带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矿床成矿系列等的若干新认识,新厘定多个矿床类型,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矿产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了三维立体预测示范;四是建立了示范区的典型矿床数据库和矿产地评价数据库,对甲玛式铜多金属矿、雅满苏式铁矿、彩霞山式铅锌矿等17个典型矿床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预测模型,共圈定354个铜、金、铅锌、铁、稀土等重要矿种的成矿远景区,通过定量估算,科学地预测了西部地区的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五是经工程验证,在所预测的找矿远景区或靶区内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找矿成效显著。
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并非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而是与生产单位产学研紧密相结合,把理论应用于指导实践。
项目组与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和第一地质大队、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生产单位密切合作。在资源所唐菊兴研究员提出的 “斑岩+矽卡岩+角岩+推滑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的基础上,指导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厚大矽卡岩型钼(铜)矿体和深部斑岩型钼(铜)矿体的重大发现。此外,在新疆彩霞山铅锌矿、陕西马元铅锌矿、西藏雄村铜金矿等的找矿突破中,项目组也成功地实现了研究成果科技转化,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国家调整西部地区矿业经济产业布局、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贡献。
项目圈定的预测区,成功引导了社会资金投入,增强了示范区的地质找矿成功率,间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研发的三套预测软件系统被全国地质、煤炭、核工业、有色、冶金、化工等行业近两千家用户广为使用。形成的成矿系列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为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国土资源部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危机矿产办等项目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技术支撑,保证了国家、部门矿产资源评价、勘查工程的顺利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组还培训了一大批一线矿产勘查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次,受课人员达2000余人次。培养了博士后2名,博士12名,硕士20余名,国家八部委百千万人才3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省部级先进工作者2名,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地质科技奖2名。
下一篇:今年上半年山西重点煤企盈亏分析